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哪位唐代诗人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哪位唐代诗人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哪位唐代诗人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 。出自《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 孤客最先闻 。意为: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 。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 , 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
秋风引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 。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 , 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 。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
关于大雁的古诗五言绝句十句1、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惊塞雁,起城乌 , 画屏金鹧鸪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4、雁足无书古塞幽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哪位唐代诗人】

5、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王恭《春雁》


6、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


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8、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9、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霜月》


10、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1、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2、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陆游《夜泊水村》


13、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
秋风悲画扇相应的诗句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秋思》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张籍《秋思》赏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 , 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
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 , 成如容易却艰辛 。”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 。
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 。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 。
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
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 , 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 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
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 , 且俱宦游北方 。
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 , 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 。
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 , 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 。
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 , 象一泓清水 。
秋风乍起 , 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
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 。
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 。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 , 乃是以虚带实 。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 。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 。因为是“意万重” , 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耐人寻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