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也有两面性 有利于平抑猪肉价波动幅度】

“猪周期”或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或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年“猪周期”客观有利于拉缓“猪周期”颠簸幅度 。
“2013年,生猪养殖行业散养户占领了近90%,现在才50%左右 。十几年,经历三轮‘猪周期’之后,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程度约摸提高了一倍 。而且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标准还从最初的50头提高至500头 。”冯永辉表示,类如于大浪淘沙的“猪周期”,自动过滤掉了众多小而散的养殖户,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多是规模化养殖户 。“‘猪周期’客观上提高了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增强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风险反抗能力,长远有利于平抑猪肉价大涨大跌 。”冯永辉预计生猪养殖行业产业化进程集体快于城市化进程,预计行业走向成熟还需5-10年 。
推荐阅读
- 2016年4月上旬猪肉价格、旬比、环比
- 一季度山东口岸累计进口猪肉3.5万吨
- 吉林猪肉价格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 我国生猪产业的主要问题 解读“十三五”生猪发展目标
- 储备肉投放影响猪市有限,国家投放储备肉对猪肉上市公司影响
- 猪价基本在20元/公斤上下微幅震荡
- 生猪供应依然紧张 猪源紧缺收猪困难
- 全国各地区猪价基本呈现一片上调的现象
- 猪价直飞吃不起消费者无奈买次等肉
- 市场上猪源紧张 屠宰企业收购不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