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传输研究所 赵慧玲 吴江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即MPLS技术,采用集成模型的方法将IP技术与下层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不仅具有高速交换、QoS、流量控制的性能,同时具有IP技术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它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支持许多新的功能 。总之,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干IP网技术,有可能成为公用网使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另外,协议本身与底层的传输媒体无关 。近期,ITU-T SG13 通过了Y.1310(公用ATM网络传送IP)建议, 提出了公用ATM网络演进的技术方案。Y.1310对不同的运营商提出了向IP网络演进的指导性意见:传统运营商宜采用ATM支持IP的解决方案,对于语音业务提供商宜首先保持SS7的控制,逐渐将话音业务量从TDM网络向分组化网络分流,并向采用MPLS技术的网络过渡 。Y.1310给出了ATM PVC上支持MPLS、虚拟中继等技术方案 。
MPLS的优势和问题
一、MPLS的优势
1.能够提供以往IP网中无法保证的流量工程业务 。它可最佳利用链路和节点,平衡负荷,确保某些业务流有必要带宽,使IP网络能够具备一定的QoS能力 。
2.能够增强网络的性能 。它可以实现许多以往技术所无法实现的路由功能,如显示路由功能、环路控制、组播和VPN等 。
3.采用集成模型,将路由、寻址和控制等功能集成在一起,使控制过程大大简化,从而避免了经典IPOA中的NHRP、MPOA等技术地址解析的复杂性 。
4.改善了传统IP网络中的N平方问题,增强了可扩展性 。
5.利用现有成熟的路由协议(如OSPF、BGP-4)以及传输层协议(如TCP),在简化了网络的设计过程的同时,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 。
6.当使用ATM交换机来支持MPLS时,MPLS对IP/ATM良好的结合能够使目前设备的投资得到充分的利用 。
7.能够支持各种传输层协议与链路层协议,是一种标准的解决方案,这一点有利于保证各个厂商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 。
二、MPLS发展面临的问题
1.在MPLS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控制协议面临着CR-LDP与RSVP-扩展两种方式的取舍问题,这些问题若解决不好,将带来复杂的互联互通问题 。
2.在没有出现合适的用户终端设备之前,真正的端到端的QoS支持尚难以实现,目前只能支持DiffServ的CoS业务 。
3.VC Merge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由其带来的信元交织(Interleaving)问题,为此会消耗更多的缓冲资源,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对现有ATM设备的硬件升级投资 。
4.当MPLS应用于ATM交换机时,由于ATM交换机VC、VP数量的限制,目前只能支持两级标记栈,这一问题在研究之中 。
5.引入MPLS后, 将面临与已有网络的兼容和改造问题 。
当前,国际上关于MPLS的研究十分活跃, 该技术将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IP网络的基础 。
现有网络向MPLS的演进
一、不同业务的网络
现有网络结构如何向MPLS演进,不仅依靠于实际的网络状况,也依靠于特定网络运营商所要提供的业务 。假如要将MPLS在现有的ATM骨干网中实施 ,网络如何演进将取决于该网络是一个新网络还是一个已经建成的网络,以及网络承载的是以IP为主的业务还是包括数据、语音、图像和租用线业务在内的全业务问题 。虽然上述网络划分并不严格,但是这种划分方法是建立在服务提供商的实际网络状态和所能够提供的业务的基础上的,是一种十分方便的分类方法 。
推荐阅读
- 尴尬MPLS
- RSVP通过ATM执行的指导方针
- IPv6通过ATM网络
- 轻型目录存取协议 LDAP目录中JAVATM对象的表征模式
- 公用数据网上的IP数据报传输标准
- 银行卡没绑定手机号怎么查余额
- ATM+MPEG2=高效率的多媒体
- 异步传输模式 ATM
- ATM网络结构和接口
- ATM到桌面的流媒体应用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