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好蛋鸡舍小环境

随着遗传育种工作发展 , 蛋鸡的生长速度、产蛋量等生产性能逐步提高 , 相应的饲养条件要求也在提高 , 再加上集约化生产规模地不断扩大 , 鸡舍小环境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
小环境控制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
温度的重要性 。产蛋鸡舍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3℃-23℃ , 冬季不低于8℃ , 夏季最高不要超过28℃ , 超过上限就会明显影响产蛋量 。温度因素可以影响产蛋量 , 如果突然变化会造成蛋鸡的应激反应 , 不仅使产蛋性能下降 , 还会破坏正常的免疫机制 , 降低抗病力 。对于种公鸡来说 , 低温抑制公鸡睾丸生长 , 还延长成年公鸡精子生成时间 。而持续高温 , 会引起睾丸温度升高 , 生殖上皮变性 , 出现畸形精子 , 使精液质量明显下降 。为了控制温度 , 冬季可使费用较低的地炉取暖 , 夏季采取负压式纵向通风系统 , 以调节机体温度 。高温季节可考虑开启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 。
【如何控制好蛋鸡舍小环境】湿度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 , 鸡舍内相对湿度不要低于40% , 也不要超过70% 。高温条件下 , 会使鸡只散热、呼吸困难 , 鸡舍内器具潮湿 , 粪便发臭 , 还利于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发育 。低温则使鸡舍散热增加 , 加剧了冷效应 , 不仅影响产蛋量 , 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低湿条件主要减弱鸡皮肤和外漏黏膜对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 再加上低湿易使鸡舍内尘埃、羽毛屑四处飞扬 , 引发呼吸道疾病;还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及具有脂蛋白囊膜病毒存活 。
通风的重要性 。鸡舍内氧气不足使鸡食欲下降 , 造成体内营养不足 , 雏鸡生长发育受阻 , 成年鸡产蛋量下降 。为获得优良产蛋性能 , 必须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通风一方面促进鸡体散热;其次 , 一定的气流速度能降低鸡舍过高的温度 , 排除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 , 会造成鸡缺氧、昏迷 。粪便发酵会分解出大量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鸡舍内有害气体不能过高 , 过高不仅使产蛋量下降 , 而且会引发鸡结膜炎、气管炎 , 使细菌和病毒更易侵入 。鸡舍中含有大量水分和尘埃 , 病原微生物附在其上而生存 , 这些病原微生物被鸡吸入呼吸道会引起许多疾病 , 灰尘过多也可刺激呼吸道发炎 , 因此要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 。冬季鸡舍内气流速度以0.1米-0.2米/秒为好 , 不宜超过0.3米/秒 。不可为了单纯保温而停止通风 , 夏季鸡舍气流速度宜保持在0.5米/秒左右 , 高温季节1米-1.5米/秒较为理想 。
各项指标的相互关系
在小环境控制中 , 诸因素对鸡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作用是综合的 , 各因素之间或是相辅相成 , 或是相互制约 。因此 , 必须进行综合管理控制鸡舍小环境 。
温度与通风关系 。当鸡舍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时 , 通风的作用是借助气流速度调节鸡只体温 , 并随着外界温度升高 , 加大通风量 。但当舍内温度高于28℃时 , 要在加大通风的同时 , 开启湿帘降温系统 。经过湿帘冷却的气流可使鸡舍温度降低4℃-8℃ 。当鸡舍温度较低时 , 通风的目的变为更换新鲜空气 , 此时既要保温 , 又需通风 。为解决这一矛盾 , 可采用自动通风设备 。该设备能在监测温度的前提下 , 给定适当的通风量 。其在兼顾保温的同时 , 可适时进行通风换气 , 使鸡群获得较为舒适的感觉 。
通风与湿度的关系 。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 , 应加大通风量 , 降低舍温 。同时 , 较大的气流速度带走了多余的水分 , 因此鸡舍内的相对湿度一般较为适宜 。在寒冷季节 , 为了取暖 , 鸡舍内使用了地炉 , 再加上较小的通风量 , 使鸡舍湿度较小 , 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对此 , 可通过向地面洒水以及在地炉炉头上安装小水箱 , 水箱里的水烧开后水蒸气进入鸡舍 , 使鸡舍内湿度得到较好改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