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清明的传统食物有:青团子、艾粄、暖菇包、鸡蛋、子推馍等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

清明节(别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中国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 。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 。
清明的传统食物: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
2、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
4、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
5、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
6、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
7、馓子
【清明节吃什么?】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
推荐阅读
- 何当金络脑的何当是什么意思 何当金络脑中何当的意思
-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
- 行车中车辆突然爆胎会造成什么后果 会车时停车让对方车先行标志
- 马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 韩剧15禁是什么意思?
- 专业组代码是什么意思?
- 淮扬运河又称为什么 淮扬运河又称什么河
- 宝骏510是什么电池 宝骏510原装电瓶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