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文/教育桥
教师节快到了!
很多家长开始纠结,送不送老师礼物呢?
送,不知道买啥好;不送,又怕对孩子有意见 。
怎么送,送什么是家长纠结的点;担心,害怕又是家长纠结的点!
要笔者说:教师节别纠结,送礼“太土”,老师想要的是“心意” 。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每年到教师节的这一天,不仅是老师难受,家长难受,孩子其实更难受 。
本来家长不想送礼,但班级的其他孩子送了,自家孩子也吵闹着要送,自己就不得不送 。
老师收礼的时候,也很难受,收还是不收,不收会不会被家长误会!
这都是彼此纠结的点!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比起礼物,老师更需要的是什么?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之前新闻有过这样的报道,一名年轻老师在朋友圈晒教师节收到的礼物,并说“我的学生可真用心,胶原蛋白都上了” 。
无论老师发出来是什么心理,但对于朋友圈里的家长来说,这就是一种“暗示”,更是一种攀比 。
随着事件的升温,最后有看不过去的家长举报了这名老师,而这名老师也在校方的要求下,退还了这名学生送的胶原蛋白 。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教师节本来就是孩子对于老师的美好祝福,怎么就上升到家长送礼了呢?
比起家长送礼,或许老师更想要的是这个吧!
而这份心意就是“理解”和“明理”
在教育上,每一位老师都是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的,因此家长的理解与明理才是老师最想收到的礼物 。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一、教育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以前的教育工作者,收到的都是尊重与爱护,但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收到的是“礼物”和“谩骂” 。
父母也有好坏,那么在大集体中有坏,不代表没有好的父母,老师亦然 。
一个班级老师带30-40名学生,有些少点,那也是一个人带20多名,有些同学上进学习好,老师自然会关注的多点,有些孩子调皮捣蛋,老师的关注也会多一点 。但一些学习中等,性格沉默的学生,老师也许会遗忘,但也会给予学生鼓励 。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有时候教育也是靠学生去争取,而不是静静等待 。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上的公平慢慢被礼物取代了,送礼后家长会安心,收礼后老师会心安,这其实都是“胡扯” 。送礼的家长安心了,老师才不会心安,老师的内心更纠结,退回去,家长又要乱想,不退拿着烫手 。
所以教育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二、家长不纠结,送礼送“心意”
随着教师节的到来,很多家长开始纠结,实际没必要,送礼送礼送到就是“心意” 。符合人心,才能达成共识 。
因此老师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和“明理” 。教育里最怕的就是不被理解,最无奈的就是家长不明事理 。
见过家长过节要送礼吗,家长纠结要不要送礼


例如:
班级的分座,是按身高公平还是按成绩公平,是把近视的安排在前座公平还是放在后面公平 。这些小事慢慢取代了教育,孩子上学后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攀比和勾心斗角 。
所以教育者的工作需要被理解,而家长的明理才会让孩子的成绩持续上涨 。
所以,教师节,家长不用“纠结”,送礼就送明理和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