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怎么选科目,高中怎么选科

随着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其他省份也将很快进入新高考启动阶段,那么面对新高考,选考科目该怎么选呢?
如何选科更有优势1、参考各大学在浙江或上海的专业招生政策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 。其中一半以上的专业没有设定选考科目,7门选考科目中,选任意3门,都可以报考 。在设定了选考科目的1万多个专业(类)中,物理占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学,接着依次是技术、生物、历史、地理,最少的是政治 。【名校招考】热门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物理
【高中怎么选科目,高中怎么选科】虽然每年各高校可能会对选考科目有细微调整,但调整的范围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可以根据浙江或上海考试院公布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作为选择的参考 。
2、需了解各大学同一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 。如果不想读工学专业,物理可以不选;选考历史、地理、政治三门,是绝对不能读医学专业的 。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生物、物理 。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要进行了解 。
3、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优势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来确定,比如卷面成绩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终成绩就是100分 。所以,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 。
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 。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 。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
高中怎么选科?一、文理科选择的五个误区
误区1:学习好的报理科,笨的人才学文科 。这是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偏见 。
误区2:仅凭成绩确定 。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有多种因素 。不能单单凭某一门成绩的好坏就做出断然选择 。
误区3:仅凭兴趣 。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学生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
误区4:理工类学生就业前景一定好 。未来的就业趋势很难预测,读文科和读理科都存在就业上的风险 。文科和理科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的东西只是提高你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接受能力更强,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
误区5:理科不需要背书 。化学生物上面的知识点非常多,物理到了电磁学的时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长时间 。而相对于文科,也不仅仅是背书那么简单 。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有时一个问题可以横跨几千年,并且牵扯到世界各国的地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

高中怎么选科目,高中怎么选科


二、文理科选择应当注意的七个因素
因素1:实力 。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目 。如果你的政治、历史比较不错,而物理、化学比较差,应考虑读文科 。读文科的学生,如果数学和英语很好,那是很占便宜的 。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和英语 。

推荐阅读